Partner links from our advertiser:

技术突破案例
项目周期:2023.08-2023.10
服务行业:玩具注塑 / 智能穿戴设备

彩色夜光粉颜色一致性技术优化方案

针对客户“日间基色与夜光色完全统一”的核心需求,解决高温注塑场景下颜色偏差问题,实现夜光材料性能与视觉效果的双重达标。

客户核心需求:
  • 日间基色需匹配客户指定Pantone 18-3940 TPX(深海蓝),色差ΔE≤0.8
  • 夜间发光色需与日间基色保持100%视觉一致,无偏黄、偏灰现象
  • 满足270℃高温注塑工艺稳定性,成型后发光亮度≥300mcd/m²(暗室10min测试值)

项目推进中的问题表现

  1. 第一批次(2023.08):

    注塑后日间基色出现“消色现象”(深海蓝变为浅灰蓝),色差ΔE=3.2,不符合客户色准要求;夜光亮度达标(320mcd/m²),但因基色偏差未通过验收。

    → 已通过调整颜料浓度与载体树脂配比改善,当前日间基色ΔE稳定在0.6以内。

  2. 当前批次(2023.09):

    日间基色保持稳定(ΔE=0.5),但夜光色出现偏黄问题(视觉偏差明显,发光色接近Pantone 18-4020 TPX),客户反馈“昼夜视觉割裂”,需紧急优化。

根本原因技术分析

  • 荧光颜料耐温性不足

    原使用的偶氮类荧光颜料耐温上限为250℃,在270℃注塑过程中出现15%~20%降解,导致发光基质(稀土铝酸盐)激发波长偏移,夜光色偏黄。

  • 材料兼容性问题

    原颜料与夜光粉在高温下发生微量化学反应,生成无色络合物,降低发光效率的同时,改变了发光光谱(主峰从460nm偏移至485nm)。

  • 工艺温控盲区

    原一次性升温至270℃的工艺,导致颜料在螺杆内停留时间过长(≥8s),加速热老化,进一步放大颜色偏差。

针对性优化方案

材料体系升级

  • 替换为有机硅基荧光颜料(型号:ZB-SI-300),耐温上限提升至320℃,热降解率≤3%
  • 采用高纯度稀土铝酸盐荧光体(粒径10±2μm),减少与颜料的反应接触面积
  • 添加0.5%抗氧剂(1010),抑制高温下的氧化反应,保护发光基质稳定性

注塑工艺改进

  • 采用三段温控工艺:进料段240℃ → 熔融段260℃ → 射嘴段270℃,缩短颜料高温暴露时间至3~5s
  • 预制备色母粒(颜料+载体树脂=1:5),避免颜料直接与夜光粉混合,减少反应风险
  • 调整螺杆转速(从60rpm降至45rpm),降低剪切热对材料的二次损伤

优化前后效果对比(2023.10测试数据)

测试项目 优化前 优化后 客户标准
日间基色色差ΔE 0.5(达标) 0.4(达标) ≤0.8
夜光色与基色一致性 偏黄(ΔE=2.1) 完全一致(ΔE=0.3) ΔE≤0.8
夜光亮度(10min暗室) 310mcd/m² 335mcd/m² ≥300mcd/m²
高温稳定性(270℃×5次) 色差ΔE升至1.2 色差ΔE稳定0.5 ΔE≤0.8

客户反馈

案例技术价值

本方案不仅解决了特定客户的颜色一致性问题,更形成了“高温注塑场景下彩色夜光材料”的标准化解决方案,可复用于智能穿戴、汽车内饰、安全标识等多个领域,为客户提供“性能+视觉”双达标产品,助力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
Partner links from our advertiser: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This field is required.

This field is required.